12月20日,武漢市實驗學校開展了“聚焦青年教師融·育課堂”教研活動。英語組青年教師萬康怡、朱子萱老師分別在高一(5)班、高一(8)班授課,王文英副校長、教務處張麗婭主任、分管英語組的劉詩琪副主任蒞臨現場指導教學,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參與聽課評課。
萬康怡老師的課題是必修一Unit4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--Attributive Clause,課型是語法課,圍繞第三單元“自然災害”的主題語境展開,在導入部分結合剛發生的甘肅地震,從概念解讀到短句練習到看圖說話到寫作填空,環環相扣,層層深入,為學生搭建支架,讓學生能將復雜晦澀的語法知識點從理解到運用,結尾處結合時事升華“一方有難,八方支援”,將語法教學融入思想教育之中。
朱子萱老師的課題是必修一Unit5 Reading and Thinking --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,課型是閱讀課,圍繞中國漢字的發展和重要性展開,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的大意結構、完成魚骨圖、分析中國漢字系統的重要性,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深度理解文章、掌握閱讀策略、感受文化魅力、學會積極思考。讀后活動中,學生聯系自身,就 “作為學生,我們能為漢字發展做些什么?” 展開熱烈討論。
兩節展示課后,由英語教研組長桂麗萍老師主持,全體英語老師共同參加了此次評課。首先萬康怡老師和朱子萱老師進行了一個簡短的說課,然后老師們逐一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。
對于萬康怡老師的課,老師們這樣評價道:
首先發言的是高二年級組,萬菲榮老師點評道:這節課對定語從句進行了概括并分點來進行講解、內容和核心突出。同時萬老師在黑板上對定語從句相關內容進行了術語的英文釋義,這一點值得借鑒。
聞期琴老師評價道:定語從句在高考閱讀、填詞、寫作中運用廣泛,關系代詞的點選的很好。同時結合了最新發生的時事,具有時效性,課堂師生互動活潑。但其中有一個環節的設計——看圖說句子對于學生來說難度大。
隨后,高三年級組的老師們也進行了點評。田運明老師稱:萬康怡老師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好,但課程容量大,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。
戴嬌老師感嘆道: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令人耳目一新,講解定語從句具有挑戰性,但效果不錯。
對于朱子萱老師的課,英語組的老師們作出如下評價:
萬菲榮老師評價道:這節閱讀課的設計很有邏輯性,Mind map的部分設計的很新穎,同時肯定了最后做展示的同學的語音語調。
聞期琴老師如是點評:課程設計很緊湊,整個過程一氣呵成。但是量有點大,不知道學生是否能夠吸收。
田運明老師稱贊道:朱老師的基本功非常扎實,課堂氣氛十分活躍,教學時的層次感很強。
戴嬌老師也點評道:朱老師的學習能力很強,將常規閱讀課上的很新穎。
最后,高一年級組的徐向榮老師和姜萍老師對兩位老師作總結評價:
姜萍老師用“三心二意”來形容兩位年輕教師:“三心”指的是細心、耐心、信心?!凹毿摹敝傅氖莾晌焕蠋煻寄軌蜃约喊l現學生問題,“耐心”指的是兩位老師能夠帶領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課文、梳理文章?!靶判摹敝傅氖莾晌焕蠋熌軌蛄私鈱W生、相信學生。這樣學生才會在平日的學習中感到學習的幸福和滿足感,從而能夠自如的地應對問題、解決問題?!岸狻敝傅氖且懔颓橐?。毅力指的是從備課以來,兩位老師每天都為能夠呈現一節課付出了很多的努力,情意指的是兩位老師對學生的愛和溫暖。姜老師表示通過這次聽課,驚喜于兩位老師的成長。
徐向榮老師感慨道:兩位老師能夠在短時間內將課磨成這樣的效果,非常值得鼓勵和贊揚。
隨著今天兩節課堂的結束,本學期的“聚焦青年教師融課堂”教研活動也完美收官,無論是上課的老師還是聽課評課的老師都收獲滿滿,英語組的教研也將持續進行。
文字:朱子萱 萬康怡
圖片:熊昕 桂麗萍
校對:桂麗萍
審稿:桂麗萍